股票平台期 东吴策略:近期ETF增量资金如何影响市场表现结构?
“国家队”入市股票平台期,ETF资金形成重要增量
近两周,外部不确定性加剧,ETF资金成为市场最重要的增量。4月7日至17日期间,股票型ETF总计净流入1926亿元。拆解ETF增量资金的结构来看,宽基指数强势“吸金”,宽基ETF资金共计净流入1872亿元;行业主题、策略风格ETF则分别净流入21亿元、32亿元。
宽基ETF被大量买入与“国家队”发力密切相关。去年以来,“国家队”的资金配置策略开始由个股向被动指数工具倾斜。2023年底,“国家队”ETF持仓规模仅为1225亿元,ETF与个股配置比例为4:96;而截至去年年底,其持有的ETF规模已突破万亿,ETF与个股比例大幅提升至20:80,指数成为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主要载体。4月7日,中央汇金、中国诚通和中国国新先后发布公告称增持ETF,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。当日,股票型ETF资金净流入662亿元;随后的4月8日和16日,ETF均现明显放量,分别净流入1010亿元、266亿元。

本轮ETF增量资金基本均流入“国家队”所偏好的传统宽基品种。基于基金年报前十大持有人数据,过去“国家队”主要偏好沪深300、上证50等核心宽基。截至2024年底,沪深300、上证50、中证1000、中证500、创业板指的“国家队”持仓规模居前,分别为6893、1114、902、748、333亿元;持仓比重方面,中证1000、上证180、180金融、沪深300、上证50ETF的持有者中“国家队”占比均高于或接近70%。从本轮(4/7-4/17)ETF增量资金的结构来看,沪深300、中证1000、中证500、上证50分别占64%、16%、9.4%、9.3%。净流入规模居前的几只ETF均为“国家队”此前所青睐的传统宽基品种。




若以24Q4“国家队”持仓占比≥40%为标准筛选出“国家队”所偏好的15只ETF,以其资金流来衡量稳市资金体量,则4月7日-17日期间“国家队”共计净流入约1901亿元。

从市场表现结构来看,本轮稳市资金和活跃资金两端均展现出流动性溢价
分指数看,近两周(4/7-4/18,后同)A股重要指数中,除北证50在活跃资金拉动下上涨4.4%外,其余指数均不同程度调整,其中上证50最为扛跌,跌幅为0.2%。我们认为,上证50是本轮最受益于ETF增量资金的指数。一是由于上证50成分股作为沪深300的核心构成,在沪深300中的权重接近40%,这意味着稳市资金的1901亿元中至少约有34%流入了上证50成分股;二是鉴于其作为大盘蓝筹核心指数,博弈性质偏弱、筹码结构相对健康,资金拉动效率更高。

分行业看,本轮领涨板块或得益于稳市资金支持,或受活跃资金偏好。

一方面,活跃资金积极交易内循环、反关税板块。随着贸易摩擦快速升级,关税反制、提振内需的逻辑得到强化,活跃资金的积极定价使得相关行业跑出明显超额。我们用龙虎榜日均上榜比例(个股龙虎榜上榜次数/行业个股总数量)来刻画活跃资金的行为,4月7日至17日,农林牧渔上榜比例为全行业最高,达到12.6%,较一季度提升12pct;商贸零售上榜比例仅次于农林牧渔,为5.9%。对应到市场表现上,商贸零售、农林牧渔近两周分别上涨1.1%、3.1%,相对全A实现7.1pct、5pct的超额。

另一方面,以银行为代表的权重行业则明显受益于“国家队”的买入。本轮银行上涨背后的资金面逻辑与 2024 年前三季度红利风格的极致演绎存在相似之处,ETF资金的大幅流入是银行取得超额收益的重要力量。我们在报告《ETF投资范式崛起,如何影响A股定价?》中指出,在沪深300、上证50等大盘蓝筹核心指数中,银行占比较高,增量资金以ETF的形式流入将对银行板块形成明显超配;此外,由于银行成交额偏低而市值最大,因此少量资金就能对板块形成有效拉动。

总结与展望
“国家队”入市,传统宽基ETF资金形成重要增量。从市场表现结构来看,本轮稳市资金和活跃资金两端均展现出流动性溢价。展望后市,短期在内外环境不确定性交织的复杂局面下,投资者或进一步“求稳”。其中,外部扰动因素主要集中于特朗普政策的反复无常,内部不确定性则来源于业绩兑现的压力。在此情形下,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逆势增持、释放出明确的政策维稳信号,形成市场预期的稳定锚。受益于ETF大幅流入的蓝筹权重股或为市场交易阻力最小的方向,建议关注盈利能见度高、现金流充裕、具备行业龙头地位的优质蓝筹标的。
风险提示: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;政策推进不及预期;地缘政治风险;海外降息节奏及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等股票平台期。